說起台灣,大家可能會想起當地美麗風景和特產鳳梨酥,相信較少人會聯想起與汽車有關。但事實上,台灣不但很早已經有自己的汽車品牌,汽車技術更甚至一度比中國內地還要先進。當年,中國內地的汽車品牌還要透過與外資合作,以獲取更多技術及造車經驗。但當時,台灣已經成功生產了歷史上首款自主研發的汽車,它就是被譽為「台灣之光」的「裕隆飛羚101」。
裕隆汽車的對香港人而言很陌生,但其實公司早於1953年成立,比1958年成立的紅旗汽車還要早,因此也算是大中華汽車界中的「老字號」。不過,跟紅旗不同的是,由於裕隆汽車跟日產汽車(Nissan)長期合作,因此其早期車型都是以代工日產車型為主。為了進一步能抗衡外國進口車,裕隆汽車也決定自行研發汽車,以打造屬於台灣的汽車,最終促成了「飛羚101」的誕生。
「飛羚101」於1986年推出,雖然其底盤和引擎仍然源自日產,但它的外觀設計、避震和電子設備卻是由台灣自主研發,因此令這款車在當時已別具特色,例如蜂巢圖案的尾燈、超速警告以及防盜裝置等,其0.33 Cd的極低風阻系數,更接近當時量產車的世界紀錄,而且亦是日本車以外,少數通過歐洲各種測試的亞洲車。當中筆者最喜歡的,就是它中間車尾燈的「飛羚」二字,還採用了毛筆字作為字體,頗具特色,即使是今天,也從未有任何車廠會把中文字作為車尾燈設計。
儘管「飛羚」系列在推出後因造工質素和銷量等問題,在推出數年後因種種原因停產,以致「飛羚101」未取得成功,但至少也是台灣汽車工業的大膽嘗試,起碼台灣能打造屬於自己的汽車,反觀完全沒有汽車工業的香港,只能望塵莫及。
說起台灣,大家可能會想起當地美麗風景和特產鳳梨酥,相信較少人會聯想起與汽車有關。但事實上,台灣不但很早已經有自己的汽車品牌,汽車技術更甚至一度比中國內地還要先進。當年,中國內地的汽車品牌還要透過與外資合作,以獲取更多技術及造車經驗。但當時,台灣已經成功生產了歷史上首款自主研發的汽車,它就是被譽為「台灣之光」的「裕隆飛羚101」。
裕隆汽車的對香港人而言很陌生,但其實公司早於1953年成立,比1958年成立的紅旗汽車還要早,因此也算是大中華汽車界中的「老字號」。不過,跟紅旗不同的是,由於裕隆汽車跟日產汽車(Nissan)長期合作,因此其早期車型都是以代工日產車型為主。為了進一步能抗衡外國進口車,裕隆汽車也決定自行研發汽車,以打造屬於台灣的汽車,最終促成了「飛羚101」的誕生。
「飛羚101」於1986年推出,雖然其底盤和引擎仍然源自日產,但它的外觀設計、避震和電子設備卻是由台灣自主研發,因此令這款車在當時已別具特色,例如蜂巢圖案的尾燈、超速警告以及防盜裝置等,其0.33 Cd的極低風阻系數,更接近當時量產車的世界紀錄,而且亦是日本車以外,少數通過歐洲各種測試的亞洲車。當中筆者最喜歡的,就是它中間車尾燈的「飛羚」二字,還採用了毛筆字作為字體,頗具特色,即使是今天,也從未有任何車廠會把中文字作為車尾燈設計。
儘管「飛羚」系列在推出後因造工質素和銷量等問題,在推出數年後因種種原因停產,以致「飛羚101」未取得成功,但至少也是台灣汽車工業的大膽嘗試,起碼台灣能打造屬於自己的汽車,反觀完全沒有汽車工業的香港,只能望塵莫及。
上一則 下一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