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

電郵地址
密碼
submit
submit
CLOSE
變則通 2018-03-01

談到可變凸輪軸,大家一定聯想到本田的VTEC,事實是本田開創先河,於1983年首先在他們的CBR400電單車應用此技術,1989年照辦煮碗用於馳名的B16A汽車引擎之上。三菱在1992年倣效本田,推出原理一模一樣,只是結構和運作方式稍為不同的MIVEC可變凸輪軸裝置。簡單來說,這類裝置於引擎低轉期正常地開關進和排氣活閥,到了五千多轉以上的高轉,便會透過另一組凸輪,令活閥開關幅度大一點和時間長一點,作用猶如大家跑步期間張開口幫助呼吸,這樣便可配合引擎於高轉期間較大的進和排氣量,繼而提高性能。長時間用上較大和較長的活閥開關幅度和時間不行嗎?是不行的,有反效果的,原因說來話長,大家試試整天張開口不斷深呼吸,這樣應該或多或多明白箇中部分原因。

 

奧迪AVS可變凸輪軸系統的原理與本田VTEC一樣,低轉時使用「細cam」(綠色),高轉時移動凸輪軸,改用開啟幅度較大和時間較長的「大cam」操作活閥。

 

至於豐田後來推出和馳名的VVT-i裝置,運作和原理與VTEC及MIVEC是兩碼子的事情。VVT-i屬於可變活閥時位類型的裝置,活閥開關幅度和時間是固定的,但何時開關則會變的。舉個例子,以一個時鐘的刻度作為活閥開關的單位,VVT-i裝置於怠轉期間的12時開啟活閥,6時關上。當轉速上升,VVT-i裝置便會不斷提前活閥開關的時間,最終活閥在10點開啟,4時關上,亦即活閥處於開啟的時間仍是6小時,但早了兩小時開和關。此舉是為了配合轉速不斷上升的時候,活塞動作相應愈來愈快,可是空氣流動是有惰性的,提早開啟活閥便可配合高轉期間,活塞高速往下活動之際已經中門大開,提高空氣流入汽缸的效率,繼而提升性能。

 

可變渦輪幾何類型turbo額外有一組葉片和機關(藍色),改變葉片角度能加快廢氣流速,提升turbo於引擎低轉期間的效率。

 

另一個引擎結構中可變的裝置是turbo──可變渦輪幾何(Variable Turbine Geometry,簡稱VTG)渦輪增壓器。當引擎處於低轉期間,廢氣流量自然相應小,驅動turbo的能量亦如是。為了加快turbo進入正常工作狀態,工程師想到在turbo內額外加上一組可變換角度的葉片(VTG核心組件)。簡單來說,藉著改變這組葉片的角度,便可加快廢氣在turbo內的流動速度,繼而提高turbo於低轉期間的效率。這類turbo其實已應用在柴油引擎多年,不過由於汽油引擎的廢氣溫度遠比柴油引擎高,故此用於汽油引擎的VTG turbo,必須使用耐熱和昂貴的金屬來製造VTG葉片和活動機關,製造成本高昂,故此現時市場中只有保時捷911 Turbo、Turbo S、GT2 RS等寥寥可數的高價跑車使用這類型的turbo。

若然要數最早用於引擎的可變裝置,那麼應該是點火系統。為了配合引擎轉速上升,活塞活動愈來愈快,點火時間也必須相應愈來愈早,否則汽缸內的油氣化合物燃燒時間便不能趕上活塞的高速活動,情況類似騎著單車高速地跑的時候,雙腿追不上腳踏的速度,不能再發力加速,結果令引擎性能大打折扣,廢排也會因此而超標。換句話說,若大家發現車輛於加油時乏力,兼且難以攀上高轉,出現這情況或許是點火系統發生了故障。


上一則 下一則
Honda Civic EK9 Type-R 永恆的熱血
真無線堅持Class AB驅動靚聲(南山竹子)
馬國明 情懷車戀曲
更多文章...
車牌號碼 售價
DT 772 HK$19,000.00
FR112 HK$20,000.00
DR112 HK$40,000.00
AW112 HK$40,000.00
ZJ109 HK$7,000.00
ZD109 HK$9,000.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