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地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,無論是國產電動車或是外國品牌,都百花齊放,筆者最近北上時,在深圳租用了一輛美國品牌Cadillac CT5,這是筆者首次駕駛美國品牌的燃油引擎車,體驗十分難忘。
對於不諳內地或歐美汽車市場的車迷來說,Cadillac這個名稱可能比較陌生,其實它是美國通用汽車集團旗下的百年老字號品牌,其品牌定位與德國的「BBA」同級,亦是美國總統座駕的品牌。今次筆者租用的CT5,是Cadillac的中型房車型號,相當於BMW 5系和Mercedes-Benz E-Class,配備了後驅格式及1,998cc的渦輪增壓引擎,可提供237匹馬力,車身長度接近5米。不過在波箱方面,CT5配備了多達10前速的自動波箱,車廂更有連成一體的觸控式屏幕,但仍然保留實體冷氣按鍵,令筆者覺得CT5在這方面比起其他同級歐洲車略勝一籌。
至於操控方面,筆者覺得CT5的操控和轉向感相比起歐洲車和日本車,感覺較「鈍」,轉彎不太靈活,而且其指揮燈棒的手感也欠奉。性能方面,可能因為其渦輪增壓引擎引起的Turbo Lag關係,其加速反應亦感覺稍微遲鈍。至於後座,筆者雖然個子不高,但坐在後座時,明顯感覺非常「頂頭」,要微縮頭部才能貼?椅背,不敢想像體型高大的美國人如何乘坐,所以筆者認為CT5與歐洲車和日本車比較之下,其細節位還有很大進步空間。總括而言,筆者覺得CT5雖然在外觀、車廂和數值上略勝於同級歐洲車和日本車,但在長時間體驗後,就會發現不少「低級」的缺點,所以儘管Cadillac在港早已停售多年,但筆者認為不算一大遺憾。
內地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,無論是國產電動車或是外國品牌,都百花齊放,筆者最近北上時,在深圳租用了一輛美國品牌Cadillac CT5,這是筆者首次駕駛美國品牌的燃油引擎車,體驗十分難忘。
對於不諳內地或歐美汽車市場的車迷來說,Cadillac這個名稱可能比較陌生,其實它是美國通用汽車集團旗下的百年老字號品牌,其品牌定位與德國的「BBA」同級,亦是美國總統座駕的品牌。今次筆者租用的CT5,是Cadillac的中型房車型號,相當於BMW 5系和Mercedes-Benz E-Class,配備了後驅格式及1,998cc的渦輪增壓引擎,可提供237匹馬力,車身長度接近5米。不過在波箱方面,CT5配備了多達10前速的自動波箱,車廂更有連成一體的觸控式屏幕,但仍然保留實體冷氣按鍵,令筆者覺得CT5在這方面比起其他同級歐洲車略勝一籌。
至於操控方面,筆者覺得CT5的操控和轉向感相比起歐洲車和日本車,感覺較「鈍」,轉彎不太靈活,而且其指揮燈棒的手感也欠奉。性能方面,可能因為其渦輪增壓引擎引起的Turbo Lag關係,其加速反應亦感覺稍微遲鈍。至於後座,筆者雖然個子不高,但坐在後座時,明顯感覺非常「頂頭」,要微縮頭部才能貼?椅背,不敢想像體型高大的美國人如何乘坐,所以筆者認為CT5與歐洲車和日本車比較之下,其細節位還有很大進步空間。總括而言,筆者覺得CT5雖然在外觀、車廂和數值上略勝於同級歐洲車和日本車,但在長時間體驗後,就會發現不少「低級」的缺點,所以儘管Cadillac在港早已停售多年,但筆者認為不算一大遺憾。
上一則 下一則













